什么是盆底肌?相信妈妈们并不陌生,但一些常见的对这种女性“快乐肌”的误解很容易让人深陷其中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有些妈妈总认为如果她们没有症状,她们就没有生病,甚至连检查都不去。其实,盆底肌肉是一个慢性损伤的过程。盆底肌肉损伤最早表现为肌电图异常。所以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你没有病。你的盆底状况不是你想的那样,有最后的决定权。
剖腹产时,孩子不是从阴道出生,伤盆底肌肉吗?不,不是的!怀孕期间,随着宝宝的成长,腹部压力会越来越大,挤压盆底肌肉,分娩后,产妇韧带会松弛,无法将脏器固定在正常位置,因此会慢慢出现盆底功能障碍。与自然分娩一样,剖腹产的产妇也应该面临尿漏、子宫脱垂、阴道松弛等问题。
有些妈妈认为我的盆底肌肉现在很健康,所以不需要锻炼,但盆底肌肉一直支持盆腔器官。在超负荷工作条件下,盆底肌肉需要持续保持健康。盆底肌的健康状况会受到怀孕、分娩和年龄增长等因素的影响。坚持锻炼盆底肌肉,可以保持盆底肌肉的弹性和活力,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盆底疾病,减少因怀孕、分娩和年龄增长而引起的盆底肌肉损伤和肌力下降的问题。
重庆产后康复培训学校告诉你盆底康复不仅仅是凯格尔运动。盆底康复主要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,包括压力性尿失禁、器官脱垂、性功能障碍、骨盆疼痛等。盆底康复的主要手段有凯格尔运动、阴道哑铃、电刺激、生物反馈和磁刺激。凯格尔运动是一种完全独立、不需要器械的康复方法。
可能不行!这种想法是错误的,在怀孕和分娩时,盆底肌肉损伤是不可避免的,虽然产后盆底肌肉会自我康复,但在短时间内并不能自然恢复。盆底功能损伤很难自愈。分娩后早期对盆底肌进行康复可以加速盆底肌的恢复过程。
许多母亲不知道盆底肌肉。当出现尿漏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尴尬问题时,老人们都说“这是正常的,没有必要治疗”。这种误解对女性有很大的影响。如果不做盆底肌肉康复,只会延缓病情,造成盆底过度损伤。
既然生孩子对盆底肌肉有损伤,干脆等二胎来做,省力省钱?从未!盆底肌肉的损伤正在累积。二胎出生后,损伤程度进一步加深,完全恢复较困难。
42天~6个月是盆底功能恢复的“黄金时期”,1年是产后恢复的最佳时期。许多母亲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黄金时代和最佳时期。有必要修理盆底吗?当然!
盆底肌力分级为0~5级,5级为最佳。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恢复了多少,可以去医院或使用特殊设备评估肌肉力量,判断康复效果。盆底肌肉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唤醒和激活盆底肌肉。即使在分娩后两三年,也会有一定的效果。
女性盆底肌肉携带着整个骨盆,骨盆起着骨盆密封的作用,支撑着器官固定在相对位置。此外,它还涉及尿控、大便控制、阴道收缩等生理功能。